01
Observe-角度
主题:
观看事物的角度并不局限于简单的对立面。世界如同多面棱镜,相机是视野的延伸。我用带颜色的框架象征取景器,在每一帧中寻找隐藏的“刺点”。作品以摄影为核心,同时结合视频和平面设计,通过实验性的方式探索影像在空间中的流动,让影像不仅是视觉记录,更成为情感和观点的载体。我关注社会议题,尝试引发关于人与社会、人与空间、人与自我关系的思考。希望观众带着开放的视角参与,在不同角度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与共鸣。
01
Half-一半
主题:
我们的自我认知并非全面,社会中也存在因无法寻找自我而丢失自我的现象。本项目以人的整体为单元,探讨个体的“一半”与整体的关系,借鉴瓦格纳的总体艺术理论进行研究。创作通过视觉与空间的多样表达,利用胶片的上下折叠呈现局部与整体的交织,分为人的身体局部与动物身体局部、人的身体局部与自然两部分。作品尝试为观众提供一种可能,使他们重新看到并拾回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自我,回归到完整状态。
02
UP GRADE CUP-升级杯
主题:
在日常生活中,味觉早已被过度包装与感官疲劳所淹没。UP GRADE CUP 是一个虚拟落地项目,以黑白极简的视觉语言和实验室般精准的表达方式,将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咖啡本身的结构与层次。从豆种筛选、烘焙萃取到风味控制,品牌坚持“还原本真”,让每一口咖啡都成为对味觉系统的重构。视觉上通过留白与网格秩序营造出理性、可感知的冷静空间,让设计成为味觉的延伸。这不仅是一杯咖啡,更是一场关于感官秩序的重建,一次通往纯净与觉察的升级体验。
02
Four Sensing-面膜品牌设计
主题:
Four Sensing 是一个围绕四季节律打造的面膜品牌,以春、夏、秋、冬为肌肤护理的起点,用一年四段时间回应肌肤随季节变化的状态与需要。每款面膜都对应一种季节感受,从春天的舒缓唤醒到冬天的滋养修护,让护肤回归自然节奏。品牌 LOGO 融合温度计元素,象征肌肤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。我们以温和配方帮助肌肤适应环境变化,维持健康平衡,让护肤成为一年四季柔和而持续的陪伴。
POP
NEW AGE
JAZZ
ROCK
FOLK
CLASSIC
ELECTRONIC
03
JOURNEY-盲旅主题:
JOURNEY 是一套为后天性听力障碍人群设计的声音卡片书,以“看见声音”为出发点,从 60 首经典歌曲中提取乐器信息,并以一线谱的形式重新编排,使音乐转化为可视的语言。卡片采用 190×140mm 便携尺寸、260g 棉卡纸印刷,便于反复翻阅与触摸。七种颜色作为风格识别系统,分别代表流行、摇滚、新世纪、爵士、民谣、古典与电子,使音乐情绪在视觉中得以延续与辨识。通过视觉符号、结构性图谱与颜色系统的结合,JOURNEY 为失聪人群建立起一条从“听见”到“看见”的新路径,让旋律、节奏与结构得以被重新理解,在熟悉与陌生之间,重构音乐的感知体验。
04
1792-CD设计主题:
1792 代表每年约有 1792 只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缠绕,其中 88% 为濒危物种。塑料污染正在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渔网、塑料袋、包装膜成为生物无法挣脱的陷阱。项目以蓝晒(Cyanotype)这一古老的感光工艺作为主要视觉语言,将塑料废弃物与海洋生物形态结合,通过光影转译让塑料结构与生物轮廓叠加,形成“填充”关系,使观者直观感受到被侵占、包裹与束缚的状态。包装设计采用丝网印刷,将蓝晒图像转化为富有质感与肌理的平面表达,通过材料的重组与视觉的碰撞,引导观众反思人类行为对海洋生态的影响。
04
How to be a perfect child
如何成为满分小孩
主题:
本项目以中国古代《二十四孝》为出发点,结合母亲长期以来对我的期待与叮嘱,创作出当代语境下的再诠释——《新二十四孝》。作品以“错题卡”的形式呈现,并被包装为一款儿童职业体验类的模拟游戏盒,以讽刺性的方式探讨母女之间关于“孝”的观念互动。一方面,它体现了母亲希望我成为“她的第二个版本”的愿望;另一方面,也揭示了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过程中,如何逐渐内化她的价值观和角色——成为她的一部分,一种隐性的身份继承。
作品包含 24 幅母女之间的“孝行”插画,每一幅由三部分构成:赞颂母亲的语录、一张“错题卡”和一张辅助作答的示意图。整个装置以亲子互动的游戏盒形式呈现,女儿需要在错题卡上填写选择题,再交由母亲批改,母亲给出她认为的“标准答案”。在此过程中,母亲会协助女儿完成盖章互动,用压力将答案压印在卡片上,这一动作象征母亲在亲子关系中的权威与力量。作品既是一种个人经历的自白,也试图为有类似经历的人提供共鸣与安慰,并鼓励他们意识到自我选择的权利与构建自身身份的可能性。
© CARGO TEST 2027